2024
01/12
14:42
4375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计算公式是什么?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计算公式是什么?.png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应付帐款: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2、应付票据:按商业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应付票据和不带息应付票据两种。


  3、应付工资:经营性应付工资,除核算工资、福利费外,还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不包括应付工程人员工资。


  4、应付福利费:经营性应付福利费是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等,不包括应付工程人员福利费。


  5、应交税金:包括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不包括与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有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


  6、其他应付款:是指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等。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利润等以外的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


  7、其他应交款:是指企业需要向国家缴纳的各项款项中除了税金以外的各种应交款项,主要包括教育附加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


  经营性应付项目就是以上这些帐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计算填列。


  以上就是仁和会计对"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计算公式是什么?"问题的网络整理内容,更多财税知识请持续关注仁和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