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24
18:21
966

货币乘数是什么意思?

  货币乘数即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的比率,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货币乘数是什么意思?.png


  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因素决定:


  1、现金比率(k)


  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流通中的现金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k值大小,主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资产偏好。


  2、超额准备金率(e)


  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e值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决策。


  3、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4、财政性存款


  财政性存款主要是财政金库款项和其他特种公款等。各级财政部门代表本级政府掌管和支配的一种财政资产。包括国库存款和其它财政存款。


  5、信贷计划管理


  信贷计划管理,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信贷计划的分层次编制和管理,以此控制社会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管理方法。国家综合信贷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综合信贷计划,由中央银行统一编制和管理;第二层次是人民银行信贷计划,由人民银行编制和管理;第三层次是专业银行信贷计划,由各专业银行编制和管理。


  以上就是仁和会计对"货币乘数是什么意思?"问题的网络整理内容,更多财税知识请持续关注仁和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