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以各种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换、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即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中:
借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方: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一项资产在取得之后的计量,即后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期末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这是新会计准则下的一个全新项目。对于上市公司,其对净利润与应交所得税的影响需要根据持有期间与处置期间分别确定。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便是其在该时点上的公允价值,与前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即公允价值变动金额需要计入当期损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通知中明确规定在计税时,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处置时,所取得的价款在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才计入处置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可见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为其历史成本。
以上就是仁和会计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什么科目"问题的网络整理内容,更多财税知识请持续关注仁和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