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又叫利润现金保障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同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盈余的质量。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其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经营现金毛流量扣除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后企业可提供的现金流量。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越高(大于1)时,企业的净利润越多。
以上就是仁和会计对"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多少"问题的网络整理内容,更多财税知识请持续关注仁和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