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2/04
14:45
376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区别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区别:1、定义不同 2、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3、管理方法不同 4、应用环境不同


large(1).png


  一、定义不同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环节,将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为一体,实现成本管理目的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


  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核算法是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各项财产时付出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


  二、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标准成本=标准原料成本+标准人工成本+标准制造费用+标准管理费用+标准其他费用。其中,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就是制造单位产品时所需要的标准材料用量和这些材料在正常情况下的价格(标准价格)的乘积。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确定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是标准小时工资率和标准工时的乘积。而一批产品的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则是单位产品的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和产品数量的乘积。在标准成本制度中,也采用事先规定的间接费用率,但一批产品的间接费用则是事先规定的间接费用率和标准数量的乘积。


  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


  三、管理方法不同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管理方法。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试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这就是标准成本法的形成背景。


  作业成本法一般指ABC成本法,是根据事物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方式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杰出的会计大师美国人埃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科勒教授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


  四、应用环境不同


  标准成本法主要用于大型企业或者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而实际成本法则更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或者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


  以上就是仁和会计对"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区别"问题的网络整理内容,更多财税知识请持续关注仁和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