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交纳的税金。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应纳税所得额有2种计算方法:
1、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
1、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
2、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
减免所得税额,是国家税务总局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一定金额的予以一定比例的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金额。
应纳所得税额填写时,按照企业规模填写缴纳,一般按照企业利润总额(或实际利润额)*25%填报,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的税额填写减免所得税额,按利润总额(或实际利润)*5%填报。
以上就是仁和会计对"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问题的网络整理内容,更多财税知识请持续关注仁和会计网校。